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高考改革的目标思路与挑战(三)

时间:2017-11-07 00:00     编辑:     作者:钟秉林     出处: 访问量:

如何应对新挑战

     高考改革对我们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是很严峻的,当然也有难得的机遇。要做好这次高考的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价值观如何确立?我们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加强核心素养。如果我们脱离了这些,从应试的角度来分析解读这个高考方案,高考改革就很难进行了,必须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如何实现科学人才观和质量观?因材施教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传统教育理念的精髓,但是因材施教的基础是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我们要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如果我们不承认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因材施教就没必要了。教学观和学习观应该如何确立?在高考改革的过程中,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是应对高考改革在观念上必须要加以转变的。

    第二,构建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入学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有一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这对学生选择能力提高也提了很高的要求。综合素质测评要能够客观全面反映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现在社会对这个问题很重视,包括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讨,要把综合素质测评档案真正用好。我们要做好三件事:第一要可信赖。学生的测评档案是要真实的、可信的,不能弄虚作假。高中生的综合测评档案里要求,学生假期到养老院参加公益活动。我们后来了解到,一些县城一共一所养老院,20、30个老人,几百学生成天去干什么。第二综合素质测评可以比较。综合素质测评要反映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里面不能是空话、套话。大学如果拿到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全都是千篇一律的,比如某某同学思想要求进步,学习努力刻苦,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热心公益工作,这样的档案是没什么用的。综合素质测评档案要多提供证据,用数据事实来充分反映我们每个具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第三要使用。这是大学的事情,软挂钩也好,硬挂钩也好,反正大学得用,不用的话将来高中初中测评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至于怎么用上海浙江正在进行试点,我们会加强跟踪总结,能够为其他省提供一些经验的借鉴。在评价这方面,特别是社会实践评价,政府要出面建立激励机制,光靠学校是远远不行的。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重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功能。

    第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小学也好,大学也好,要改革教学与学习方式。随着知识数字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正在发生转变,传递的方式从传统的单项的传递转变为了多项互动。现在学生的知识的来源不仅仅在校园里面,更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这样一种变化使学校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教师要从过去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和学生之间形成了新的合作伙伴的关系。现在很多学者倡导,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学生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参与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多样化、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将来应对高考改革绝不仅仅是招办几个人的事情,大学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试,必须是各个院系的领导教师全参与,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现在学生进来以后,生源的结构、特点和过去相比有明显的变化,比如上海、浙江今年考入了各个大学的学生,他们是在一个新的考试制度下考取的。学生可以自选三科,大学可以对考入我们学校各个专业的学生提出指定的三科,你要考这个专业你必须在高中选修什么课程,指定三科和高中自选三科,按照规定只要有一科对上就可以的。现在很多大学都是按照专业类、专业群去指定两科到三科。宽口生进来了,先分专业还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低年级宽口径培养,高口径再选专业。这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会带来严峻挑战,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变革学习制度,构建教学新常态。上海高中学校实行分层教学、分组学习、走班制、选课制,走班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过去我们一些中小学探索选科制、走班教学是作为一种改革的尝试,在上海、浙江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次高考改革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就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谁来帮助学生做出选择?中小学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包括生涯规划讲座、体验、建立一些社会实践基地,上海、浙江已经形成了一个常态。

    第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要应对高考改革招生制度的新挑战,改善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迫在眉睫。高中要研究高考改革方案,加强校本培训,加强教学研究。适应高中学校实行自主选课,分层教学要求。教研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根据高考改革这样的一个趋势来调整教学研究的重点,更好地为中小学的改革来服务。教师队伍如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能力?学生选择能力有限,他们要提高选择能力,光靠家长恐怕不行,教师要有发现学生特长和潜力的能力,指导学生选课的能力,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老师整天和孩子在一起,你们是最了解学生的,这个能力怎么提升?另外,确实需要加强师德建设,要对教育、对学生有爱心,这样才能够无私的付出,把改革进行好。上海、浙江改革之后,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增加,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不均衡。另外,创新激励机制。改革之后,学生的教学班就非常多了,过去教师的工作量都定了到年底考核发,现在每次等级考试之后,学生的教学班级都会发生变化,有的教师可能半学期就没事干,有的教师要增加工作量。上海、浙江的校长有智慧,这个问题解决得非常好。

    第五,探索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高考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绝不是大学和中小学教学层面的问题,它涉及到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比如我们调整教学组织,改革人事制度,这个问题就比较突出。我们传统的中小学都有一个行政班,学生选课之后出现了大量的教学班。不管是大走班,还是中走班、小走班,原来的行政班和教学班的关系怎么处理?班主任做学生工作是以行政班为基础,还是以教学班为基础?行政班的概念比较淡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这涉及到教师聘任和考核,涉及到组织制度的保障问题,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有的学生说,现在搞了选科以后我们的选择性很强,带来一个问题,学校开运动会我都不知道给哪个班加油了。还有一个,如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上海实行高考改革之后,教室、实验室的资源普遍短缺。现在学生负担这么重,课间这10分钟他要换教室,换教材怎么解决?教务的安排,包括课标、教室安排也出现问题。过去我们有固定教师,基本上手工编排。如果规模不大手工编排可以,现在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来挖掘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安排课表、安排教师。

    有的学校提出,要开办一些线上的优质课程,有的学校因为师资问题,等级考试、分层教学解决不了。我们可以利用线上的优质课程解决分层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要盘活存量。另外一方面,规划增量。规划增量是政府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综合改革,加强协同创新,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进行多样化的探索。中国的教育规模太大,差异太大,没有统一的模式能够解决我们面临的高考、中考改革制度带来的种种挑战,学校要发挥首创能精神。为什么上海有大走班、中走班、小走班?学校必须要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创造适合自己的改革方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