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处于由大而强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建成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在11月2日上午开幕的第二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对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杜玉波说,建设高等工程教育强国,是新时代赋予工程教育的神圣使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构筑先发优势,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迫切需要工程教育乘势而为、迎难而上,在世界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中发挥全球影响力。
挺进“世界版图” 中国工程教育如何聚焦质量再发力?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上个月公布的《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都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是名副其实的“工程教育第一大国”。
“今年6月,中国工程教育成功加入国际本科工程学位权威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成为第18个正式会员,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们终于进入了国际工程教育领域的‘富人俱乐部’!”在专题报告环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激动地说。
吴岩认为,加入《华盛顿协议》标志着中国工程教育实现了“六个一”:一座从跟随模仿到比肩而行的里程碑;一张让中国工科毕业生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一套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新标准;一张中国工程师国际资格认证和跨国人才流动的入场券;一种国际质量标准、规则制定的中国新声音;一次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新跨越。
面对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创造的新产业新业态,瞄准《中国制造2025》前瞻性战略布局,中国工程教育既面临构建工科人才培养新体系、新结构、新模式、新机制的要求,又面临推出工科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标准、新质量的挑战。
工程教育改革下一步如何走?杜玉波建议,要围绕更新理念、优化结构、创新模式、保障质量等关键点,推动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他指出,要树立创新型、综合化、全周期的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加快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同时面向未来主动布局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积极设置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健康等前沿和紧缺学科专业。”杜玉波说。
在创新育人模式方面,杜玉波提出,要推动开放式办学,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深入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
他同时表示,要完善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制订符合工程教育特点的师资评价标准与教师发展机制,促进工程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三部曲”奏响之后 “新工科”建设如何踏上新征程?
今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30所高校共同探讨了新工科的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达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十条“复旦共识”。4月8日,“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形成了《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又称“天大行动”。6月9日,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北京指南”。
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奏响了新工科建设从思考到行动的“三部曲”,新工科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
杜玉波在发言中指出,要加快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要充分发挥办学自主权和基层首创精神,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果。”
在吴岩看来,新工科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工科专业”,二是“工科达到新要求”。“我们要一方面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另一方面推动现有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同时还要把人文社科中的道德伦理、职业操守等融入其中”。吴岩说。
他同时提到,要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为抓手,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吴岩在发言中用“九个一批”阐述了新工科建设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一批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一批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研发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培养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建设一批跨学科的新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一批直接面向当地产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形成一批可推广的新工科建设改革成果。
构建新兴工科和传统工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实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的“新体系”,成为11月2日峰会上专家和学者热烈讨论交流的话题。
据悉,作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列活动暨第50届全国高教仪器设备展示会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二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还设立了4个分论坛,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提出的学校分类原则,由不同的高校牵头,按综合性高校、工科优势高校、地方高校设立三个分论坛和新工科建设与产学研合作论坛。
“高教学会将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强理论与实践研究、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为工程教育改革和新工科建设贡献力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家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杜玉波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