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扭转“SCI至上”为何势在必行

时间:2020-03-04 16:59     编辑:校长办公室     作者:     出处: 访问量: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了明确要求。SCI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并不是评价学术水平和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把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看待“SCI至上”,又如何扭转“SCI至上”,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破除“SCI至上”是学术评价改革突破口

    破除“唯论文”的导向,并不是要完全否定SCI及论文的价值和意义,而是要改变“SCI至上”和“论文至上”的极端偏向,合理把握好使用SCI的“度”。说到底,改革评价体系就是要扭转现行的单一化、机械化的评价方式,朝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灵活性的方向发展,构建权重比例更加合理与平衡的指标评价体系。

    俗话说,不破不立。然而,解构容易,建构并不那么简单。笔者注意到,很多网友关心如何确保新的评价方式公平、公正,也有网友认为,在更完善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起来之前,不如维持现有的评价体系。其实,任何突破性的创新与改革都需要在质疑声中“艰难前行”,破除“SCI至上”的评价导向当然不能一蹴而就。真正落实改革精神,需要突破不少主客观乃至技术操作上的制约。

    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评价并不是孤立的,犹如生态系统一般,和多种因素环环相扣。在“唯论文”制度的影响下,社会环境对高校、科研单位的认知与评价也呈现出一种简单化理解。学术共同体习惯性地看重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一些机构对高校的排名也是以此为重要依据,扭转整个社会对此的“认知惯性”需要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任何评价工具和手段的形成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和学术共同体的认可。改革需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评价制度和体系的建设更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完善的过程。摸着石头过河,总要给予更多“试错”的空间和机会,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改革者要通过建立对话和反馈机制,及时听取实施的意见和效果反馈,适时给予调整和纠偏。

    学术、科研成果评价的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破除“SCI至上”可以视作一个突破口。高校和科研院所管理部门还须增强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适合各自特点的评价方式。能否拿得出有针对性与实操性强、效果明显的措施,也是对高校、科研单位的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

    (作者胡波,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节)

摆脱“SCI崇拜”在破更在立

    长期以来,学术界“唯SCI”现象广受诟病。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三大检索系统之一,SCI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后,就迅速成为中国科研论文的主流评价标准。它的流行,体现出中国科研学术研究评价与世界的接轨。不过,凡事过犹不及。经历三十多年的“普及”,在学术能力和人才评价中,唯“SCI至上”的风气也愈发明显。医生招聘要看SCI,博士毕业要有SCI,不论从事什么岗位,似乎有SCI傍身就代表着优秀……当一个文献索引系统,神化成了评价个人能力水平的重磅标准,显然剑走偏锋,其弊日渐大于其利。

    本质上讲,SCI是一套可供参考的学术标准,不仅不是学术的全部,更不能成为搞“一刀切”的硬杠杠。简单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次数作为唯一参考,重论文轻教学,重论文轻临床等怪现象就会凸显。“SCI至上”,甚至某种程度上还会加剧“不择手段”发论文的不良倾向,催生出相关黑色产业链。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那些扎根基础科研或三尺讲台的学者或许就只有“坐冷板凳”的份,而“科研投机主义者”越来越多,这对于学术评价的公正和公平,以及科研创新活力与学术生态,都是巨大伤害。在这一背景下,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破除“SCI至上”的评价惯性,可谓正当其时。

    摆脱“SCI崇拜”,在破更在立。破的是学术评价“一刀切”的偷懒姿态,立的是一整套更为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对此,《意见》提出了三方面要求,即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议、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并且鼓励高校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更细、更有针对性的考核办法。

    于科研领域乃至全社会而言,没有对“十年不鸣”的包容,就难有“一鸣惊人”的喜悦。让评价体系多元化发展,我们将收获更多博学多能的人才,助力自主创新之路行稳致远。

    (作者鲍南,原载《北京日报》,有删节)

科研评价与SCI 脱钩正当时

    有破有立,破立结合,才能开创新的风气。一套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关键在于能够充分体现创新贡献的价值。因此,除了要革除“片面、过度、扭曲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积弊,《若干意见》更关注如何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务实的科研评价体系。

    首先,要分类评价,尊重科研工作的专业性。要克服简单化、片面化、绝对化的评价倾向,反对“一刀切”解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国防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科研评价问题。其次,重视学术影响,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科研评价应当综合主观、客观评价,让有信誉有口碑的“学界良心”发出声音。再其次,要鼓励务实创新,推行代表作评价。这意味着要关注标志性成果的质量和贡献,激励科研力量沉下心去,盯准更有难度、更有价值的问题。

    破除论文“SCI至上”,其实是从一个小切口,靶向定位“五唯”的顽瘴痼疾。如果科研评价推崇“SCI至上”,并发展出以此为核心的各种指标体系,便难免滋生“五唯”现象。

    所以,要斩断SCI与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人员考核、职称(职务)评聘以及学位授予之间的制度关联,才能真正有效解决科研、教育的评价指挥棒问题。这需要高校、科研机构的责任担当,需要学者、师者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响应,需要每一位有志攀登科研高峰的人自强不息、厚积薄发。

    (作者杨博,原载《广州日报》,有删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