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参考 >> 正文

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

时间:2024-05-24 10:22     编辑:梁涛     作者:     出处:中国高等教育 访问量:

    ◎摘  要  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良性循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优化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的全方位支持政策,完善接续贯通的全链条培养制度,健全鼓励创新的全周期评价机制,涵养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环境氛围。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青年科技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的源泉和生力军,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但青年人才尤其是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立”结合不够,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量”“质”问题同时存在,人才评价“四唯”顽瘴痼疾没有根本破除。面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使命新要求,需要升级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优化青年人才担纲领衔的全方位支持政策,完善接续贯通的全链条培养制度,健全鼓励创新的全周期评价机制,营造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环境氛围。
优化青年科技人才担纲领衔的全方位支持政策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是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群体。《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20)》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1.12亿人,39岁及以下人群约占四分之三。以高校为例,2022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197.78万人,其中,39岁以下教师有94.94万人,约占48%。尽管高校青年人才总量占比较大,但距跃升为高素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还有差距,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培养规模和质量还需要持续提高。一方面,我国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独立承担任务机会少、成长通道受限,在晋升正高职称之前,多是以助手或副手身份开展研究工作,很难产生有影响力的成果。比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年龄不满35岁的负责人仅占5%,36到45岁之间的仅占27%,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奖励的几率明显偏低。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4763.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3年的60.2%,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上需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
    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造就规模更加宏大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优化担纲领衔的全方位支持政策。一是落实好将青年科技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政策重心的部署。完善中央和各地人才计划、项目申报、奖项设置中支持青年人才的政策,继续扩大青年人才项目的支持规模,不断加大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青年基金资助比例和力度,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增设更多青年科学家岗位,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各类重要奖励中单列青年群体。二是改进青年科技人才的发掘机制和项目团队的选拔机制,对入选者实行包括人才梯队、科研条件和管理机制在内的特殊配套支持,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人才计划、资源配置等方面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支持和更充分的协助,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力,助力他们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三是着力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根据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积极优化高等教育机构的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重点支持“双一流”高校更好发挥培养基础研究青年人才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在基础研究人才专项计划中设置青年人才项目,坚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得显著成就且具有显著发展潜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外引才政策。抓住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部分海外学者工作环境有所恶化的契机,提高海外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相关计划的资助比例和力度,发挥一流高校引才用才主体作用,积极吸引高层次理工科人才回国效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战略人才队伍。
完善青年科技人才接续贯通的全链条培养制度
    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是保障高校科技创新薪火相传的客观需要,是激发高校改革创新活力、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在人才培养场域方面,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普遍局限在各系统内部,教育系统内部主要集中在高校,教育领域以外的科技资源、社会资源相对分散,参与度不够,而科技和企业系统也多关注各自需求,科教深度融合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在人才培养链条方面,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接续贯通的制度,多数高校将“贯通式培养”简单拼凑成“分段式培养”,各管各的“责任田”,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衔接不够、培养目标相对割裂,青年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在人才培养方式方面,面对新质生产力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全方位需求,高校青年科技人才自主供给、有组织培养的能力还不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还存在短板,根源在于过去我们过多依靠西方科技,对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够重视,产生了“卡脖子”“卡脑子”等问题。
    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需要凝聚多方力量统筹设计和深耕细作,完善接续贯通的全链条培养制度。一是加强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相关管理部门力量和科教资源,不断加大理工科人才培养规模,协同开展科教融合式、本研贯通式培养,设计并推行优质高校毕业生联合培养、接续培养方案,从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中选拔优秀导师,将高端人才培养任务纳入其工作考核中,帮助青年人才少走弯路。二是全方位谋划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工作。高校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树立科学精神,强化创新性思维培养,积极推进科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等模式,在重大科研任务中不断提高青年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三是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全流程优化重大科技项目从立项到组织、管理、评价等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积极推行“赛马”制度,引领青年科技人才勇于“揭榜挂帅”,对“军令状”制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广发“征集令”“英雄帖”,打破“关系网”“老框框”,打破常规评审机制,对特殊青年人才适用特殊政策,让有能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有机会挂帅出征。
健全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全周期评价机制
  在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挥着基础支撑的重要作用。但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存在失败的风险和变数,需要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机制。长期以来,“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让科技评价方式“变味”,陷入“硬指标”“功利化”的泥潭中。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正处于“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的政策衔接期,适应科技发展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有待完善,一些青年科技人才反映还没有真切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在评价理念方面,部分高校在评价人才队伍时行政化观念偏重,“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没有完全消除,不少政策还是着眼于“管”,但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举措不多、方法不灵。在评价导向方面,部分高校的人才评价标准简单划一、片面追求量化指标,论文数量、项目层级、经费额度等与个人名利挂钩,科研“工分制”愈发普遍,容易引起互相攀比的风气,科研工作时不时被功利主义氛围所裹挟。在评价周期方面,频率高、时间短,重结果、轻过程,结果导致不少年轻科研人才沦为“表哥”“表姐”,把宝贵的精力浪费在填写各类表格、计算财务账目等任务中。这是部分高校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的结果,急功近利地追求“短平快”的科研产出。
    加快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青年科技人才,需要尊重科技创新工作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健全鼓励创新的全周期评价机制。一是加快建立以创新能力、价值贡献为导向的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特点和职责,探索将科技人员按照基础前沿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社会公益性研究等进行分类,建立突出原创、突出需求、突出市场的评价导向。二是加快建立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深入推进高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探索制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职称直聘、破格晋升方案。三是适当调整评价考核周期,引导年轻科技人员尤其是从事基础性研究的青年才俊开展长期研究,慢慢积累研究成果。优化评价程序,利用信息化等手段对科研人才评价工作进行改进升级,从而有效减少各类预算编制、成果报送、项目检查等烦琐事项,让科研人员少填表、少跑路、少交资料。引导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厚积学术底蕴,在基础研究领域深耕细挖,防止“一刀切”地采取“非升即走”制度。
营造青年科技人才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环境氛围
    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不是独立的,需要良好创新生态环境的涵育。当前,我国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发展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一是青年科技人才长期以来的收入水平与实际贡献不完全匹配,2022年,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5.18万元/年,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没有完全落地。分配体系中的各类要素所占权重不够均衡,具有长期效应的激励政策存在缺位,分配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青年科技人才与其他诸多行业的年轻人一样,要直面婚恋问题、家庭矛盾、买房买车、子女教育、老人就医等现实压力,刚参加工作的一些科研人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迫于生计,只能在职业发展、专业成长等方面向现实妥协。尤其是一线城市集中了一大批青年人才,但商品房售价贵、租房费用高,有些青年人才为了降低住房成本,不得不住在离工作单位很远的地方,每天在通勤上耗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三是论资排辈的“圈子文化”还没有根本破除。以同门情谊打造利益圈子的现象在一些高校存在,一些重大科研基金、重要科技奖项和人才项目评审深受非学术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一些青年人才希望通过找门路、拓圈子,融入“人情网”,被动参加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成果汇报、“帽子”竞争、迎来送往活动上。
    加快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体系,需要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安身立业的全要素生态氛围。一是多措并举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待遇。建立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国家、地方、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联动的经费支持机制,持续增加财政性经费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基金、科研合作等方式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奖项,让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二是解除青年人才后顾之忧。中央和地方政府探索将青年科技人才住房纳入政府住房保障工程,适当放宽一线城市高校内部和附近的容积率限制,修建更多的人才房、公租房,切实缓解青年人才的住房压力。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关怀爱护,保障青年科技人才休息休假,定期组织医疗体检、心理咨询活动,探索建立学术休假制度,营造宽松和谐的科研文化环境,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交由专门科室、专人负责,多管齐下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受教育这一困扰无数年轻科技人才的现实痛点问题。三是建好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生态雨林”。涵养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倡导“亲”“清”师承关系,破除“圈子”文化,鼓励青年人才自主选题、独立研究、大胆探索。注重科学理念塑造和价值引领,定期组织优秀青年人才培训班,不断提升青年科技人才思想素质和发展潜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三融’发展体系优化和推进路径研究”(BIA230207)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闭